南京大学毕业典礼,90后博导邀你“一起追光”

6月19日,一起追光南京大学举行了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南京三千余名本科毕业生齐聚,大学典礼导邀共同迎接人生中的毕业重要时刻。活动现场,后博多位南大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一起追光所学所得,记录人生难忘的南京时刻。


90后博导的“追光”梦想

立志在光电领域为解决卡脖子难题贡献力量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青年教师陈尚尚自带瞩目标签,出生于1992年,毕业2014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博10年后又以南大教师的一起追光身份站在了学校的毕业典礼上。陈尚尚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 SCI论文 50 余篇,南京毕业典礼上,大学典礼导邀他回顾了自己“追逐光、毕业挑战光”的后博故事。

“在本科学习阶段,我对我们化院光电功能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绚丽神奇的光电转换过程,仿佛有一束光照进了我的梦想里,激发我在光电的世界里学习探索。”陈尚尚从南大毕业后,继续选择有机半导体和有机光电材料作为研究方向,瞄准科学研究最前沿,先后赴中国香港和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八年的留学时光,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立志为解决国家在光电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贡献一份力量。”


2022年,他学成回国,南大再一次向他敞开了大门。“我想在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这个领域有所突破,继续做一个追逐光的人。两年来,我带领了一个年轻而充满科研热情的团队,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屡次突破光电功能材料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解决了当前光电材料领域的多个核心问题,为我国光电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材料储备和技术积累。”陈尚尚说,除了在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团队还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多家大型企业的认可,我们以研促产、以产导学,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00后学生的“追光”之路

“只有不畏艰苦攀登,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物理学院毕业生周吉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回首四年不平凡的时光,他既记得2020年秋天疫情暴发时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也深感南大青年从未退缩,用行动彰显敢为人先的担当。2023年暑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周吉与学校另外13位同学一起,有幸从“十万里挑一”的选拔中胜出,获得项目资助。 他回忆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凌晨12点离开实验室变成了平常,因为一个操作失误,让一个星期的努力都化为泡影的事也偶有发生。这些经历让他切实明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当天,3000多名本科学子庄严宣誓。担任领誓人的是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柯昕煜。来自陕西小城的柯昕煜,在大学四年生活中,曾多次前往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观察、体验、采访,记录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曾站在联合国的舞台,受邀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教中心等主办的2023中国-东南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教育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参与青年圆桌对话环节,与各国青年代表分享她在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核真录”所做的事实核查方面的实践,为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素养做出贡献。

南大师长的殷殷嘱托:

保持阳光心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南京大学不仅‘难进’,也‘难出’,考高分也是不容易的。“在观看毕业微电影《追“第一”的人》之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引用其中主人公考不及格的一个故事片段幽默地表示。他在寄语中说,“第一,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向往。”“要牢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第一追求’,发扬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第一风格’,坚守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第一目标’,保持乐观向上、自信自强的‘第一心态’。”临别之际,他希望毕业生们将几个“第一”收入行囊,陪伴大家一路远行,一路成长。


谭铁牛说,在人生道路上,有风有雨、风雨相伴是常态,“衷心希望同学们无论何时,保持乐观向上、自信自强的阳光心态,要适应风雨相伴的常态,要守稳风雨无阻的心态,要保守风雨兼程的姿态,为热爱拼搏、为理想坚守,嚼得菜根,才能做得大事。”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在讲话中用“新”这个关键字来描述毕业生们特征。这届毕业生不仅乐观应对新考验,也全面接受新培养,亲身经历新发展,更是深刻感知新时代的一届。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科技革命一日千里……“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进程,催生着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范式不断涌现,也深深影响着大学象牙塔内的一代新人,让大家感觉既‘卷不动’,又‘躺不平’,竭力寻找着45°的平衡。”


谈哲敏说,这些新变化、新背景、新机遇,共同孕育了你们、成就了你们,也影响着你们。他期望毕业生们拥抱“新”的时代,准确把握新形势、自觉掌握新知识、努力适应新环境、尽快转换新身份,始终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要把艰辛和挫折视作成功的磨刀石、成长的催化剂,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千锤百炼后,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影 佘治骏

摄像 吴伟龙

剪辑 戴哲涵

校对 盛媛媛